本文为2023年征文活动优秀招标策划研究案例,首发于《招标采购管理》2024年第3期。
作者:李伟 何芳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分公司公共事务中心
推荐语:
热泵机组属于高效节能设备,在油田开发中,它的作用是通过水源热泵提取油田采出液中的污水,将其中蕴含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可利用的高品位热能,实现余热利用、节能减排。本案例是吉林油田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前提下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供货周期紧、任务重。为此,吉林油田采购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帮助需求部门梳理招标需求,编制招标技术规范,优化招标策略,在标包划分、工作量分配、选取备选供应商方面给出了多条有效建议。采购部门增加了中标候选人现场考察环节,并在招标文件中提前公布考察方案,既对投标人形成震慑,又有利于招标人详细了解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控制、工期安排等。供需双方充分沟通,为后期顺利履约提供了保障。该案例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从招标需求上报到评标结果公示用时26天,不仅如期完成招标采购任务,而且比预算资金节约近2000万元。本案例中,采购部门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是赢得成功的关键。
一
项目基本情况
吉林油田站场已建真空加热炉运行时间长达10~20年,设备老化、效率低、能耗高。由于炉体本身问题,升温困难,实际运行负荷与理论计算差距较大,燃料气消耗多,运行成本高。吉林油田已开发了近60年,采出液中的综合含水率达89.85%以上,采出液中的水处理后全部回注地下,这些污水蕴含着大量的能量,都被注入地下白白扔掉,是一种能源的极大浪费。
按照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的新能源业务三步走战略部署,吉林油田加快推进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布局高质量落地以及“吉林油田清洁能源替代‘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依托资源基础,加快油气田采出水余热利用,推广应用水源热泵取热替代站场燃气加热炉,实现污水余热“应收尽收”,提高油气商品供应量,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
经过对吉林油田15个联合站加热工艺系统现状、能耗现状、污水余热资源、场地情况等进行详尽调查,并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吉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提出采购一批热泵设备,在不改变各联合站现有生产工艺前提下,通过水源热泵提取现有污水中的低品位热能成为可利用的高品位热能,取代各联合站内使用的加热炉系统,降低加热能量消耗,提高热能利用率,实现余热利用、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招标人于2023年4月14日正式提报“离心压缩式热泵系统及附属设备”招标采购需求,项目预计采购资金7749.8万元。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处,专业部门为吉林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招标组织机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公共事务中心。
项目于2023年4月17日完成招标方案编制及审批,2023年4月19日完成招标文件编制、审批及招标公告发布。2023年5月10日完成开标、评标及中标候选人(评标结果)公示。
二
招标采购条件、组织形式、采购方式、采购范围
(一)招标采购条件
离心压缩式热泵系统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热泵项目),由吉林油田分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履行项目立项、设计方案等审批手续以及项目投资计划的下达,项目资金已经得到落实,具备招标条件。
(二)招标采购组织形式
吉林油田分公司公共事务中心(原招标中心),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甲级招标专业机构,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本项目招标人采用自行招标的组织形式。
(三)招标采购方式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招标管理规定》,该项目为工程建设项目油气田地面工程中所需采购物资,且项目额度超过200万元,属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经招标人市场调研,该项目市场潜在投标人数量充足,为提高项目市场竞争性,充分体现信息公开、程序规范、公平竞争、择优选择中标人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通过中国石油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实行全流程电子招标。
(四)招标采购范围
本次采购的标的物为离心压缩式热泵系统及附属设备,分为6个规格型号:5000kW、4000kW、3000kW、2500kW、2000kW、2300kW,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考虑以上规格型号在以后一段时期内还会有采购需求,本次采用框架招标,定商定价不定量采购方式进行。
三
标包划分、资格审查方式、评标办法选择及理由、招标结果与本期招标采购方案策划的匹配性分析
(一)标包划分
本次采购的标的物离心压缩式热泵系统及附属设备为工程建设项目物资设备。其中:5000kW热泵用于乾安采油厂乾安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4000kW热泵用于新立联合站二次余热利用工程;3000kW热泵用于扶余采油厂东区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2500kW热泵用于英台采油厂英二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2000kW热泵用于红岗采油厂安二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2300kW热泵用于乾安采油厂让11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工程地点比较分散,根据工程地点所属区域不同、设备工艺规格参数的差异、工期要求以及潜在供应商生产制造能力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标包划分,项目共计划分4个标包,分为标包一(5000kW)、标包二(4000kW、3000kW)、标包三(2500kW、2000kW)、标包四(2300kW)。
(二)资格审查方式
项目前期,招标人已经完成该项目招标技术规范编制、审批和发布工作,项目技术方案及技术路线已经确定,为此采用资格后审的审查方式。
(三)评标办法选择及理由
本项目评标方法选用综合评估法。理由为本项目专业性强,技术路线复杂,招标人对产品技术指标、性能参数以及供货周期要求较高,热泵机组属于高效节能设备,产品质量及实现设计能效比COP值,直接影响余热利用效果和生产运行成本。本次招标产品为非标设备,应选用设备技术性能好、产品运行节能效果高、价格适中的设备。
项目技术评分设置40%权重,主要评审因素有设备COP值、压缩机配置、厂家实验检测能力、投标厂家成橇经验、换热器选型及材质、设备运行安全保障措施、设备运行节能措施以及供货周期等评审因素;
商务评分设置60%权重,其中价格占40%权重,商务分值占20%权重,商务评审因素主要有销售业绩、质保及售后服务指标;
价格评审方法采用基准价合理低价法,鼓励对低于评标基准价一定范围的评标价格进行加分,体现低价优先原则。同时,过低的投标价格将被减分失去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标人的恶意低价竞争。
(四)招标结果与策划的匹配性分析
本项目于2023年5月10日开标,共有A、B、C、D、E、F、G七家投标人参与4个不同标包的投标(见表1)。
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本项目投标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前两名投标人的综合得分非常接近,A、B、C三家投标人的技术和商务得分比较高,A、B两家公司在商务和技术占有一定优势的基础上,价格下浮较大,投标价格处于低于评标基准价一定范围的评标价格加分区间内,因此在价格上也获得了比较高的得分。A公司和B公司以较高的技术优势、商务优势以及价格优势获得中标,本次招标采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项目节约资金1933.9万元,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投资成本(见表2)。
目前3座站场余热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其余站场余热项目计划第四季度全部竣工投产。
四
项目主要创新点
(一)成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高招标服务能力
通过超前谋划、靠实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招标组织机构选派业务骨干组建招标专业化服务团队,提前介入公司新能源、CCUS管道等重点项目,通过为使用单位提供专人负责、现场沟通,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使用单位梳理招标需求、确定招标目的、解决招标难点、优化招标策略,高效推进项目招投标工作,为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实施招标技术规范标准化,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吉林油田自2017年开始推行招标技术规范标准化,按照公司专标委编制、招标组织机构合规审查、科技处发布、需求单位执行的实施程序,编制以“资格条件、技术规范、评分细则”为主要内容的招标技术规范。本项目在招标需求提报前期,招标组织机构按照年度招标计划,协助招标人提前编制了本项目的招标技术规范,并经过各部门科学、严谨的审核,在招标时即招即用,实现与招标需求的无缝衔接,改变了以往因资格条件设定不合理、招标技术要求不详尽、评分细则或评分依据不细化等原因导致的反复修改、审批影响招标效率的情况。本项目从招标需求上报到评标结果公示用时仅为26天(依法必须招标),大大提升了招标效率,为设备按计划投入运行使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优化招标策略
热泵招标项目在供货周期紧、任务重,技术复杂情况下,招标专业化服务团队提出的召开投标预备会、设置备选供应商、指定1名技术专家评委、增加中标候选人现场考察等建议均被招标人采纳,确保了项目招标质量。
1.组织召开投标预备会
本次采购热泵设备为非标设备,增加投标预备会环节,有利于投标人加深对项目情况和招标文件的理解。在预备会上,招标人对项目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解答了投标单位提出的问题,会后以招标文件澄清的形式发送到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对项目如期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设置备选供应商
热泵采购项目是吉林油田公司确定的重点项目,为不影响项目整体施工进度,确保一次招标成功,招标专业化服务团队提出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备选供应商(即第二中标人),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备选供应商启动条件,当第一中标人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无合同履行能力时可启用备选供应商。
3.指定一名技术专家评委
本项目技术路线比较复杂,专业性较强,特别是在技术评审中评委需要对投标人投标文件中的工艺及设备设计是否合理、自控系统完整性和智能性、节能措施、安全措施等内容进行评审,对技术评委的专业要求较高,采用全部随机抽取技术专家评委难以满足本项目评标工作,为此,在与招标人前期沟通中,建议招标人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为本项目指定一名技术专家评委,保证项目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对中标候选人的现场考察
为防止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不具备合同履约能力,导致设备质量出现问题或不能正常供货,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对项目中标单位进行现场考察相关要求,对投标人诚实守信、如实提供投标资料具有一定震慑作用。本项目在中标候选人(评标结果)公示结束后,招标人立即组织专业部门、采购部门、使用单位和招标组织机构对中标候选人进行现场考察,主要考察内容为投标厂家投标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产品质量控制、检测调试能力、售后服务保障、工期安排、外采部件情况以及投标文件中相关资质的符合性考察等。考察方案在招标文件中提前明确,考察内容在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范围内,考察过程中与投标厂家充分交流沟通,尤其对产品工期和质量作进一步强调。
通过以上措施,热泵采购项目招标工作开展非常顺利,不仅如期完成招标采购任务,而且对比预算节约资金近2000万元。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同时为公司节约了一定的采购成本。
五
招标采购策划的推广、借鉴、示范意义
(一)通过专业化服务,提高招标质效
本项目供货周期紧、任务重,在与使用单位及招标项目提报单位多次深入交流后,招标服务专业化团队深入了解招标需求及技术的复杂性,在标包划分、工作量分配、选取备选供应商、中标候选人现场考察等方面均给出了有效的建议,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项目的依法合规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化服务是招标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招标领域法律法规日益健全、采购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采购人对招标专业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能够充分发挥招标代理机构专业能力,提高招标质效,已成为招标代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二)指定专家评委,加强技术评审的准确性
对于技术路线复杂、评审难度较大的重点招标项目,指定一位技术专家作为评委,对于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保证。需要说明的是,在指定专家评委审批过程中要符合公司规定,注意专家回避事项,同时在评审过程中强调评标纪律,指定评委不得作为评标委员会主任,要求独立评审以及不要对其他评委的评审施加影响等要求,保证评审结论公平、公正。
(三)通过现场考察,保障中标人项目履约能力
评标过程中,对于投标人弄虚作假,提供不实的投标资料,除了在网站能够核实的事项外,评标委员会一般很难发现,项目后期中标人不能正常履约,轻则影响工期,推迟交货,重则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给招标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在重点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增加对中标候选人现场考察环节。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中标候选人进行现场考察要求,并公开考察方案,一是对投标人诚实信用投标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减少弄虚作假的风险;二是考察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投标人不具备合同履约能力或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等,及时取消中标资格;三是通过现场考察,使招标人对中标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控制、工期的安排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厂家积极改进,对项目后续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本会《招标采购管理》杂志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招标采购管理》,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