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国新办吹风会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
最新动态
国新办吹风会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
2025-03-063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强调破立并举。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要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等。以下为吹风会部分文字摘录。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请问在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企业预期和信心方面,今年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沈丹阳: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政策发力,更需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一旦形成,就会源源不断发挥支撑作用。这些年,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关切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是很重视的,持续推动解决,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相信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心方面,今年要做很多工作,特别是要在扎扎实实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基础上,突出三个方面,即抓环境、减负担、优服务。

所谓抓环境,就是要持续下大力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这也是很多企业特别期待的方面。比如,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四乱”,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所谓减负担,就是要让企业轻装上阵,重点是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账款拖欠有企业之间欠,也有政府欠企业,方方面面相互欠的。今年在这方面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同时还将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长效机制。实际上国务院已经做了研究,后续还会有很多硬措施出来。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继续下大力气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所谓优服务,就是要以政府的优质服务支持企业更好发展。国务院已经决定今年要持续把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服务的重要抓手,这句话绝对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一个重要的服务行动。国务院专门作了部署,专门发了文件,我们要持续推进落实。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各级政府的相关政务服务,要建立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比如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负责人召开企业座谈会,要把这样的安排机制化,让企业负责人见政府负责人有个比较稳定的畅通的渠道。还要更多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封面新闻记者: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两年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专门部署,请问下一步有何考虑?

陈昌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家都知道,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有14亿多人口,任何1%的需求,对应的是1400万人的大市场。从宏观数据看,我国一年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50万亿元的投资,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也超过20万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3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释放的需求潜力也很大。从供给条件看,我国的要素资源市场丰富广阔,产业体系完备,交通物流体系强大。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如果各地方都自我保护、搞小循环、搞分割小市场,企业就没有办法充分竞争,规模经济优势也没有办法发挥,相当于“自废武功”了。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是要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一些卡点堵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

具体讲,在继续落实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强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基础上,今年的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五统一、一破除”。“五统一”,就是要着力推进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同时,进一步规范地方经济促进行为、招商引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真正破除地方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破立并举。所谓“破”,就是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今年坚决纠治部分地区变相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很多企业认为这个成本很高。另外,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一些歧视性规定,企业在退出方面也面临一些障碍,要坚决纠治。“立”的方面,要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等今年将从“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三个维度提出具体举措,引导地方真正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最后要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中国是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大市场,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所谓中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买全国、卖全国,更是要买全球、卖全球。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